略谈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

发布时间:2021-11-24 来源:潍坊商校 点击数:1694

       美国教育家、活动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是一本反思教育、反思自我,在批判和重构中不断找寻自我,让自我置身教育现场的书籍。作者以坦诚的笔触,探讨教师的内心世界,探讨教育教学的理想状态,指出了一条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自我成长之路,发人深省。

      书中的核心观点是:“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帕尔默认为,好教师有一个共同特质:一种把他们的个人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不好的教师把自己置身他所教的科目之外——在此过程中,他们也远离了学生。而好教师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简而言之,就是说,一名优秀教师拥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还远远不够,还要进行自我修炼,拥有美好、丰富的心灵,并善于把“完整的自我”融入教学中,把心灵献给学生,让课堂教学成为心灵的歌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我们反推之,教学即生活,课堂即生活。教学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思想、有个性、有爱好的活生生的人,教师应带着情感去上课,用自己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热爱,用自己的情怀感染学生的情怀。但事实上,许多教师在生活中和蔼可亲、幽默风趣、谈笑风生,一走进课堂就换了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当作没有思想和情感的泥塑木雕,教学中只注重对知识的刻板传授,忽视了与学生情感的沟通。课堂缺乏教师的倾情投入,没有互动,没有生成,没有期待,学生也就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对学生心灵的塑造、人格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中国有句老话“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愿意亲近的老师,一定是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们的老师;一定是心灵丰盈,能够打动他们,与他们产生共鸣的老师。著名小学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在《把自己教成孩子》一文中这样写道:“教了40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我老伴也这样认为,她说:“别看你离70岁不远了,但还是一脸孩子气 。”

      永远葆有一颗童心,把自己放到和孩子同一高度,让自己的童心在孩子们面前无所保留,这样营造出的课堂是真实、自由、轻松、愉悦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才能得到童心的绽放、心灵的成长。

好的教学,要“心中有书,目中有人”。于永正老师心中时刻装着学生。他说:“我备课时,常常觉得自己是两个人——一个是‘老师的我’,一个是‘学生的我’。‘老师的我’的任何一种想法,都会遭到‘学生的我’的质疑;获得了‘学生的我’的同意之后,才能写在备课本上,才能实施。不但备课,就是上课、处理学生的问题,安排学生活动时,‘学生的我’也常常站出来,给我提个醒,告诉我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因为“心中时刻装着学生”,所以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学生时刻在场,时刻在教学和生活的最中央。他以童心唤醒童心,以情感激活情感,以情怀熏染情怀。这样的课堂,不是教师展示个人才华的“独舞”,而是师生情感互动、倾情演绎、共舞共生的课堂,是放飞心灵、塑造人格的真教学、真教育。这也促使我们思考,为什么全国都学于永正、魏书生、李吉林等名师的经验,却没有涌现出像他们一样的大师?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学习大都停留在技术层面,忽视了个人人格的完善、精神的成长,忽视了对他们教育精髓、教育品格的学习。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以真实的面目面对学生,学得真诚,教得真诚。“吾日三省吾身”,是对学生的告诫,要求他们时刻反省,不断修炼自身;这也是孔子对自己的要求,每天检点自己在做人、做事、为师方面是否有亏欠、不足。在教学方面,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学习,不到苦思不解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学生思考且有所领悟,但不能用言辞表达出来,这个时候才去启发他。不强行灌输,不越俎代庖,更不放任自流,而是察其言,观其行,“因材施教”。这是一种触动心灵、塑造心灵的教育。孔子正是以教师的完整人格培育学生的完整人格,才有了千古留名的“七十二贤人”,也才有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卓绝无二的颜回。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或者说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自我修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并非不可逾越。教学技术的提升,需要个体研修,有时还要借助行政层面的支持,但个人学识的积淀、心灵的丰盈、人格的完善,对学生、对课堂、对教育的热爱,要靠个人的努力、自我的纯化和锤炼。

      “身边学生手中书”,希望我们心怀教育理想,找回自我,找回“教学勇气”,带着阅读、思考和实践,脚踏实地地去创造教育的职业幸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