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始建于1964年,是潍坊市教育局直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257亩,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6700余人、教职工462人。开设6个专业群,包括1个“3+4”中本贯通培养专业、14个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2个普通中专专业和6个职教高考专业大类。近年来,学校坚持“守正创新,质量为本”的发展理念,以“挑大梁、走在前”的使命担当,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支柱产业,实现高效能与人,高质量发展。先后获得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4、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山东省示范校、“双高”校等荣誉。承担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2022年立项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学校和教育部信息化标杆学校。
深化“四链”融合,构建高品质的专业育人体系。响应省、市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面向区域产业布局,建成智慧商贸、智慧旅游、财经、信息技术、艺术设计、汽车技术等6个专业群,建成智慧文旅、智慧商贸、汽车工程等3个产业学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形成“课程主体、实践主线、产业支撑、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牵头参与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产教联合体和21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每年向社会、高等院校输送近2000名中高等教育毕业生,形成行业、企业、学校良性互动、联动共赢的培养机制。
“教研产学”协同,项目驱动高质量育人。学校以项目研究和项目建设为引领,建立“教研产学”一体化运行机制,推进教学场景与工作场景的融合,推进课堂革命。近五年,承担国家、省级教科研课题72项,2022年省教学成果奖评选,获了1个特等奖、4个一等奖,2023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获了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获奖数量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居首位。2023年12本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总数全国第一。5门课程获评立项省精品课程培育项目,2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入选教育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全国最多。
深化治理体系建设,建设优质育人生态。不断完善办学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预算委员会、教代会、家长委员会为治理组织的“611”治理架构,下沉决策重心,形成以教学为中心的治理格局,建立分工合作、统一协调的监督结构。推进制度创新,优化形成246项制度规范,形成科学化、系统化制度体系,逐步将制度文化纳入学校文化建设的大系统,实现师生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利益相关者协同作为的决策系统日臻成熟,极大地解放了教育教学生产力,学校现代治理体系建设成果受到全国职业院校的广泛关注。
提高课堂效能,构建课堂育人新格局。以学习者为中心重构课堂教学形态,重塑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行动关系,推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落地到课堂。近年来,共有25名学生入选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养工程,62名学生获中职学生国家奖学金,其中一人获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门报道。学生参加全国文明风采活动获奖10项,省级获奖60项。招生规模稳中有升,招生质量逐渐向好,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0%以上。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获得国赛一等奖76项、省赛一等奖154项,总数居全国、全省第一,人才培养成果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宣传报道50余次。
强化核心竞争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建立国内顶级职教专家引领的“1+2+N”教师发展共同体,深化人事管理、职称和绩效考核等制度改革,坚持破五唯,实行组合式项目激励机制。先后培养1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和8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标兵4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校长、教师各1人,省特级教师5人,齐鲁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11人,齐鲁最美教师3人,1人入选齐鲁教育名家培育工程,省技术技能大师1人,省技术能手1人,省青年技能名师13人。以上数据在全省遥遥领先于同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