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学生成长指导纲要

发布时间:2024-09-01 来源:潍坊商校 点击数:175

    为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和规范我校学生培养工作,切实提升广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依据学生发展目标,制定本指导纲要。

一、理想信念

    每学期至少观看2部红色电影;每学期参观1次红色教育基地;按时参加学校升旗仪式;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二、道德情操

    铭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学期为同学、班级或学校办2件实事;每学期参加1次“美德少年”模范事迹报告会;每学期参加1次道德模范讲堂。

三、法纪思维

    熟练掌握学生手册,通过每学期1次的校规校纪考核;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法治讲座;每学年参加1次宪法小卫士学习活动;每学年参加1次模拟法庭活动。

四、社会责任

    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走进社区、乡村进行“防溺水”“禁毒”等主题宣讲1次;参加“社会热点月月谈”、“时事热点辩论赛”等活动。

五、文明礼仪

    学习学校文明礼仪读本,通过学校文明礼仪考核;尊敬师长,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关爱同学,能帮助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规范穿戴校服(实训服)、胸卡,每日自查仪容仪表;参加开学礼、毕业礼、成人礼等仪式活动。

六、生命观念

    每学期完成1次开学心理普测;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心理讲座或素质拓展活动;每学期参加1次安全教育专题讲座;每学期至少参加消防、地震等应急疏散演练2次。

七、强身健体

    参加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每学年体质健康监测达标,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参加学校运动会、阳光体育系列活动;每学年参加1次春(秋)季20公里远足。

八、勤劳睿智

    认真完成班级值日;整理宿舍内务,争创文明宿舍;参与“劳动周”等岗位实践活动;学会使用2-3种劳动工具,掌握3项劳动技能;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知农事·学农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九、自治能力

    参与班干部民主选举、民主评议,参与班级管理;合理运用“学校教育惠民一码通”、校长信箱等途径参与学校治理,表达合理诉求,每学期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至少1条。

十、工匠精神

    每学期聆听1次劳模讲堂、企业家讲堂;参加学校组织的技能文化节、职教周等活动;在学习和专业实践中,锤炼工匠精神,课后及时撰写学习总结,养成“惟精惟实”的工作作风。

十一、专业本领

    扎实完成每学期的课程实训任务,阶段性技能考核达标;至少参加1次技能比赛;高质量完成岗位实习任务,服从实习单位和学校管理,撰写实习报告。

十二、敬业乐群

    每学期加入1个专业学习小组,互相监督,切磋提升;参加1次“走进企业、走近大师”“职业初体验”活动;每学期观看1次先进模范人物纪录片,撰写观后感。

十三、博学笃行

    根据课程安排,每学期初制定1份学习计划;认真学习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规定,课程考核合格,取得相应学分;参加“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每学期精读1-2本文学、历史、科技、哲学等类型的课外读物,撰写读书心得。

十四、返躬内省

    每周利用周末时间,回顾学习过程,形成学习反思笔记;结合学习计划,每学期末完成1份学期总结;每学期聆听1次优秀毕业生报告会。

十五、信息素养

    每学期参加1次学校举办的“电子海报设计”“短视频制作”大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考取计算机一级证书;正确使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守法用网、文明上网。

十六、赓续文脉

    每学期参加1次传统文化讲堂;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传统节庆活动;每学期打卡本地博物馆、文化宫1次;参加1个非遗社团,掌握1项非遗传统技艺。

十七、人文情怀

    每学期阅读1-2本经典文学著作,撰写读书笔记;了解潍坊地域特色,每年参观1个文化景点;参加学校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经典文化主题演讲等活动。

十八、审美情趣

    熟练掌握1项艺术特长;参加1个艺术类社团,参与校园十佳歌手、社团文化节;独立完成1次艺术技能展示;参与美学鉴赏、文创制作、非遗手工等活动。

十九、开拓进取

    第一学年制定三年成长规划,第三学年完成个人成长报告;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在学科学习、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开拓进取、勇于尝试;参加1项由学校(含班级)组织的研究活动,并在学校或班级展示。

二十、创新创业

    参加学校组织的“万物集市”等活动;在校期间参加1次创新创业大赛,撰写商业计划书;立足所学专业,利用寒暑假体验创业项目,至少尝试小微创业项目1个,提高创新创业兴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