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词”学党史

发布时间:2021-10-20 来源:潍坊商校 点击数:1119

“一人一词”学党史

——基础教育学院党支部10月份主题党日活动

为持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在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经过精心准备,基础教育学院党支部于10月18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正式启动“一人一词”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张若芸、姜佰慧、杨晓梅、顾亚洁四位同志进行首次开讲。

“一人一学党史活动是基础教育学院党支部根据自身实际自创的“自选动作”,主要由每个党员教师结合自身党史学习情况,选择一个词,一个小故事,编写文稿或制作PPT,利用主题党日进行宣讲,计划2个月之内完成,优秀案例将在教学课堂中推广。活动旨在通过每个党员教师讲党史小故事,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党史育人的作用,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的。

张若芸同志向大家讲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词。“百花齐放”最早提出是在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百家争鸣”则是在1953年。针对郭沫若和范文澜学术问题上的不同意见和争论,毛泽东说要百家争鸣。1954年4月28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随后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宣布将“双百”方针作为党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1956年5月26日,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向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者系统地说明和阐述了“双百”方针,指出,党中央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是提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学术论争。同时,文化艺术和科学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我们各项事业,包括科学和文化事业的指导。“双百”方针的提出,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中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它同党关于文艺、学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以及党在科学文化领域的其他重要方针一起,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

姜佰慧同志讲述的是“‘铁人’王进喜”一词。1923年,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玉门。苦难的经历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练就了他刚毅坚韧的性格。1938年,15岁的王进喜来到玉门油矿当小工。1950年,王进喜通过操作考核,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1956年,王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他带队创出月进尺5009米的全国钻井纪录。1959年,王进喜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工交群英会”代表,前往北京参加国庆观礼。1959年9月,松辽盆地发现大油田,王进喜随即报告要求参战。他带领1205钻井队昼夜兼程,奔赴大庆。他组织全队职工把60多吨重的钻机设备化整为零,“人拉肩扛”搬运并安装钻机。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井喷,他又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水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过全队工人的奋战,终于压住了井喷,保住了钻机和油井。由于常年奋战一线,王进喜积劳成疾,1970年因病医治无效逝世。“铁人”王进喜用生命践行誓言的大无畏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当前石油人正用实际行动演绎着“铁人精神”的传承与坚守。如今,王进喜奋战过的玉门油田,已经走过82年开发建设历程,面临油气资源枯竭的现状。耄耋之年的玉门油田立下原油产量重上百万吨、建设百年油田的“双百”之志;同时,加快建设电解水制氢项目,加快能源转型,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继续贡献力量。

杨晓梅同志讲述是“人民公仆焦裕禄”一词。1962年冬天,焦裕禄到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河南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治理“三害”,致力于改变兰考贫穷落后面貌。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470天里,始终秉持“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的理念,把36万兰考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与群众一道抗风沙,治盐碱,除内涝;与群众心连心、共命运,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赞歌,生动践行了我们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彰显了他心系于民、执政为民、甘于奉献的公仆情怀。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2009年9月10日,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

顾亚洁同志向大家讲述的是“治理淮河”一词。在1949年建国之初,毛主席收到了一封记述皖北灾情的机要文件。他紧蹙着眉头看完,其中“不少是全村沉没”,“今后水灾威胁极其严重”的灾情报告后泪流满面,不断重复着一句话:“不解救人民,还叫什么共产党!”旋即断然作出治理淮河的决定。1950年11月23日,水利部召开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将治理淮河列为下一年度首要工作。听闻中央的一系列决定,灾区群众纷纷返回家园,主动请缨为治理淮河修造船只,打造工具,运输工料和粮草等。一时间,这样的场面激昂着淮河两岸,同时,中央也从各省派出了技术人员。1951年初,毛主席题写“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授予治淮委员会。那天,毛主席题字的锦旗送到治淮工地时,热火朝天的工地一下子沸腾了,大家欢呼雀跃,治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军民同心合力治淮之下,终于取得了醒目地成效。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淮河流域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中国治水的历史上也成为了里程碑式的一页。

此次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支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下步,院党支部会继续将学党史活动深入开展下去。

    • 党委书记 孙中升
    • 党委副书记 郝德阳
    • 党委委员  程亮 王戈弋 范守才 尹倩倩王京光
    • 党员数 261
    • 支部数 8
    • 少数民族党员数 2



TOP